趨勢一:雲貴菜經典昇華,酸辣風味創新結合在地化
2024 年,雲南與貴州的地方菜品牌在中國市場迅速擴張至 4 萬家,連鎖雲貴菜餐廳在北京、上海與江蘇等地表現突出。結合雲貴菜的經典元素與現代飲食習慣,推出創新的雲貴餐酒館與火鍋料理,迎合消費者的好奇心與喜好。
雲貴菜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辣味,經典的雲貴菜如酸湯魚、米線、米干等,都以獨特的酸辣味著稱。而近期備受矚目的紅酸湯鍋,更是將雲貴菜的酸辣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以發酵毛辣果(貴州產小蕃茄)、新鮮蕃茄、醋、辣椒等食材熬製湯底,酸辣鮮香,搭配新鮮食材,讓人胃口大開。
▲貴州紅酸湯底以毛辣果、木薑子、蕃茄與多種香料製成。
不過,要將地方特色菜成功引進不同區域的市場,如何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又能適應在地消費者的口味,是一大挑戰,特別是過於強烈的酸辣味可能不易為部分消費者接受。因此,許多雲貴菜品牌在設計菜單時,也會適度調整酸辣度,以兼顧地方特色與大眾口味,同時有保有獨特魅力。例如在成都的雲貴菜口味偏辣,在上海的雲貴菜口味會稍甜,而北京的雲貴餐酒館中,會使用更多的羊肉在料理中。
趨勢二:麻辣的多重面貌,麻辣燙、冒菜與台灣滷水麻辣
除了雲貴菜外,近年席捲餐飲界的另一股潮流,非「麻辣」莫屬。從四川麻辣燙、重慶冒菜到台式滷水麻辣,各式麻辣小吃、鍋物琳瑯滿目,展現了麻辣味型的多重風貌。
麻辣燙與冒菜源自中國西南地區,在各地又衍生出不同的料理特色。例如成都流行的冒烤鴨,選用鴨肉為主食材,搭配香辣帶勁的燙料;而甘肅天水的麻辣燙,則以牛羊肉為主角,輔以當地特有的黃豆芽、馬鈴薯粉等配料,別有一番風味。
▲四川因氣候潮濕燠熱,以牛油、辣椒、花椒製成的麻辣湯底適合與多種食材搭配享用,去濕排汗。
在台灣,從精緻的麻辣火鍋,到平價的麻辣燙小吃,各有各的擁戴者。台式麻辣相較於著重紅油的四川麻辣更注重滷水的風味,使用中藥、高湯熬製的滷水湯底,減低麻辣料理中紅油的比例,更受愛喝湯的台灣消費者喜愛。
要跟上迅速走紅的麻辣風潮,在缺工嚴峻的餐飲市場中,湯底風味穩定與容易操作是關鍵。能預先大量置備麻辣鍋底湯頭,能讓餐廳更聚焦於焦點商品開發、自助吧的規劃,得以快速品牌化與展店,成功案例如發跡於四川的「冒大仙冒菜麻辣燙」目前在全球已有千家門市。
趨勢三:繼麻辣川菜後,湘菜餐飲成為潛力新星
近兩年在川菜、雲貴菜大紅大紫後,源自湖南的湘菜也成為餐飲界的黑馬。湘菜以酸辣聞名,但與雲貴菜的酸辣略有不同。湘菜不強調麻,酸味多來自醋而非蕃茄酸湯,整體味型更加清爽,更能凸顯食材本身的風味。例如名列八大湘菜之首的東安仔雞即是將雞肉加上醋、薑與辣椒快炒悶燒,酸辣的香氣,過癮且開胃。
除了調味特色外,湘菜的料理手法,也相當契合現代人追求便捷的備餐與飲食需求。許多湘菜都是採用快炒方式製作,如干鍋肥腸,透過大火快炒,在最短時間內鎖住食材鮮味,再以酸辣調味增添層次。且多數菜色無需繁複的備料作業,即可上桌,出餐速度快,適合快節奏的連鎖經營模式。
▲干鍋醬與大腸頭加入辣椒、香料快炒的干鍋肥腸是湘菜的經典料理之一。
近年不少台灣新銳餐廳,紛紛以湘菜入菜,如「1010湘」、「炒湘湘」等,以創意詮釋呈現道地湘菜,許多菜色如辣椒小炒肉、干鍋等,都獲得饕客好評,「有你真好湘菜沙龍」更屢獲米其林餐盤推薦的肯定。
綜觀近年雲貴菜、麻辣川菜到湘菜的興起,得以見到中國地方菜無論是料理的創新研發、或道地風味的精緻呈現,透過容易操作的菜色與品牌設計,在世界各地成為風潮。對台灣餐飲業者而言,如何在汲取地方料理特色的同時,又能因地制宜地調整風味於市場實踐,將是走在趨勢前端、開發新商機的關鍵。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
加入LINE好友,業界新知、創新食譜、吸客技巧、新品試用…等都能隨時隨地第一手獲得最新資訊, 綁定會員還享不定期專屬好康,讓我們一起攜手往更專業的廚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