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們,當你每天迎著破曉走進廚房,全心投入工作到深夜,守著爐火、操控刀具、聽著油鍋裡的噼啪聲響,這樣的工作充滿了成就與挑戰,但每一個細節都是你無比珍視的。
可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注意到了潛藏的職業傷害?今天,可能只是覺得手腕有點痠、腳步有些重,明天也許疼痛就變成了影響你精準刀工的阻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長久下來卻可能成為你無法忽視的健康警訊--
廚師常見的9大職業傷害、預防措施
▲當手腕、手肘等部位的肌腱過度使用造成傷害時,應立即停止動作並進行處置。
1. 出力就好痛「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
廚師長時間重複切割、攪拌、手持碗盤重物等動作,容易造成手腕、肩膀和手肘的肌腱過度使用,進而引發肌腱炎或腕隧道症候群。黃光輝醫師提醒,這類傷害常表現為手部麻脹感、疼痛、無力等,影響手部靈活度,肘部也會慢性疼痛,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
- 預防措施:工作時保持良好的姿勢,定期休息、做舒展運動。避免過度重複相同動作,或手持重物過久。可使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工具或戴護腕,減少手腕的壓力。
- 緊急處理:急性發作時應立刻停止引起疼痛的動作,冰敷患處並休息。若症狀持續,就需要就醫診斷、進行復健。必要時口服消炎止痛藥,可緩解急性疼痛。
- 建議就診科別:復健科、物理治療科、骨科、家醫科。
2. 光線不足、用眼過度的「眼睛疲勞」
如果廚房環境光源不足或不穩定,廚師長時間專注於切割細小的食材、進行細緻的擺盤,相當耗費眼力。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眼球肌肉疲勞。廚房的高溫也可能使眼睛表面的水分加速蒸發,造成眼睛乾澀。
- 預防措施:確保廚房光線充足,在切割或烹調時,應適當調整光源以減少眼睛負擔。每工作一段時間就應該轉移視線,凝視遠方,讓眼睛休息。
- 緊急處理:黃醫師建議眼睛疲勞時除閉目養神休息,熱敷眼球周圍也有幫助。若出現眼睛乾澀、刺痛等症狀,可使用人工淚液或眼藥水緩解;如症狀持續則應就醫。
- 建議就診科別:眼科。
▲在廚房進行切割或烹調時,應確保光線充足來減少眼睛的負擔。
3. 藏在環境設備裡的「聽力受損」
廚房裡多種設備如抽油煙機、冰箱壓縮機、攪拌機的運作聲,以及人聲噪音交錯,讓廚師長期暴露在高分貝的環境下,容易造成聽力受損或耳鳴。
- 預防措施:減少使用高分貝設備或採用噪音控制設備。可在空檔時間離開充滿噪音的環境,讓耳朵休息。黃醫師提醒廚師們,若工作允許也可使用耳塞或全罩式耳機,阻絕高分貝噪音曝露。
- 緊急處理:若出現耳鳴或聽力下降的症狀,應減少接觸高噪音環境,並尋求醫療診斷。
- 建議就診科別:耳鼻喉科、聽力檢查中心。
4. 工作型態不得已的「下肢靜脈曲張」
廚師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容易導致腿部靜脈壓力增加,引發下肢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可能伴隨腿部痠痛、腫脹,嚴重時會造成慢性腿部潰瘍或血栓。
- 預防措施:穿著壓力彈性襪以促進血液循環,休息時間可抬腿休息,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站立。
- 緊急處理:若出現腿部靜脈腫脹疼痛,應立即休息並冷敷。也要定期就醫檢查,以預防血栓或其他併發症。
- 建議就診科別:心臟血管外科。
延伸閱讀:除了下肢靜脈屈張,久站腳痛怎麼辦?
5. 不易察覺的「壓力與心理疾病」
廚師的工作節奏快、壓力大,特別在用餐高峰期常處於高壓狀態,情緒難免急躁、可能發生衝突。長期壓力可能引發焦慮、憂鬱症,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
- 預防措施:適量管理工作與休息時間,定期進行舒緩活動,如運動、冥想,不僅能幫助緩解壓力,還能維持健康和好身材。
- 緊急處理:感覺焦慮或憂鬱時,應及時向專業人士或醫師求助。
- 建議就診科別:身心(精神)科、心理諮詢。
▲廚師每天都要操作各種鋒利的刀具,需更加注意使用安全。
6. 疲勞時切菜最怕的「切割傷」
廚師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蔬果肉類食材,需要熟練操作各種刀具。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廚師,在長時間工作後專注力下降,也容易不慎被刀具割傷,嚴重時可能造成深度割傷或肌腱損傷。
- 預防措施:保持刀具鋒利以減少因過度用力而導致的操作失誤,並佩戴防割手套。在切菜時應集中注意力,避免在疲勞時執刀。
- 緊急處理:立即用乾淨的水沖洗傷口,並以優碘消毒傷口後,再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清除優碘。刀傷危險度高,黃醫師提醒若傷口淺、無出血,可塗敷外傷抗生素藥膏;若傷口較深,需立刻就醫止血進行傷口縫合。
- 建議就診科別:急診外科、創傷科。
7. 處處是陷阱的「燒燙傷」
在廚房裡,熱油濺出、蒸烤箱的蒸汽、或是打翻的熱湯,都有可能造成燒燙傷。燒燙傷的嚴重程度略分為三級:一級的紅腫、二級的水泡、三級的皮膚焦黑壞死。
- 預防措施:在使用熱油、湯鍋時保持穩定,穿著防火防燙的工作服、圍裙及專業的廚房手套,並在放置熱燙的器具時告知其他同事,避免誤碰。
- 緊急處理:立即以冷水沖洗燙傷處至少10-15分鐘,避免直接使用冰塊或冰水以防凍傷,可在冰寶(或保冷劑、冰磚)外包覆毛巾再敷於燙傷處,以降溫減少組織傷害。若燙傷面積較大,應立即送醫。
- 建議就診科別:外科急診、燒燙傷專科。
延伸閱讀:高溫環境,主廚容易忽略的淡淡哀傷
▲不論是熱油或湯鍋等,都容易造成廚師在料理過程的燒燙傷危險。
8. 一不小心就「滑倒、跌倒」
廚房地板常因食材碎屑、油水滴落而變得濕滑,導致廚師易意外滑倒或跌倒。特別是在繁忙的出餐時段,快速移動更增加了人員受傷的風險。
- 預防措施:穿著防滑鞋、定期檢查並清理廚房、保持地面乾燥。地板若有濕滑的情況,應立刻擺放警示立牌並處理。
- 緊急處理:若跌倒導致無法站立,切勿勉強起身,應確認是否有骨折或嚴重扭傷,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建議就診科別:急診科、骨科。
9. 清潔工作暗藏的「皮膚病」
廚房的清潔工作無可避免要接觸各式強效清潔劑,如去油污劑、漂白劑等。這些化學物質對皮膚的傷害往往是長期累積的,常見的問題包括手部濕疹、皮膚乾燥裂開、接觸性皮膚炎,部分廚師也可能因此出現慢性皮膚過敏反應,使得雙手失去原有的靈活度與觸感。
- 預防措施:使用防護手套進行清潔工作,選擇低刺激性的清潔劑,並定期塗抹潤膚霜、護手霜以保持皮膚水分。
- 緊急處理:若出現皮膚紅腫或癢痛,應立即停止接觸清潔劑,可以冷敷緩解不適,但仍需就醫治療。
- 建議就診科別:皮膚科、家醫科。
大廚們應該時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管理工作與健康間的平衡。健康,應該成為廚師獻給自己和顧客的最佳禮物。唯有如此,料理所帶來的幸福才能真正延續。
黃光輝 醫師
- 高雄市家佳診所院長
- 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
加入LINE好友,業界新知、創新食譜、吸客技巧、新品試用…等都能隨時隨地第一手獲得最新資訊, 綁定會員還享不定期專屬好康,讓我們一起攜手往更專業的廚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