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台灣美食展起,交通部觀光局特於展會中規畫別具心裁的「特色小吃餐具與包材設計競賽」,為台灣在地小吃穿上一襲文創新衣迄今3場賽事,年年都有令人驚豔稱奇的作品。正在經營小吃生意的老闆們,不妨將視線轉過來,瞧瞧這股為傳統小吃注入創新設計的潮流,趣味與實用兼具的包裝容器肯定能帶來可觀的網路行銷效益。
熱門小吃容器:蚵仔煎
《原‧生》
此設計於包裝盒內加入說明蚵仔煎的典故,並於盒底繪製青花盤圖樣,看起來活靈活現,更是一個同時兼具內用與外帶功能的造型容器。
《蚵聞者》
使用蚵殼作為整體造型,讓顧客在品嚐的同時可以覺得就像在吃一個大型蚵仔一樣有趣,身歷其境。考慮到店家拿取時會燙,所以以蚵殼原本合在一起的地方延伸出類似握把的造型,可供握持,使店家不會有燙手危險。
熱門小吃容器:臭豆腐
《窗盤》
傳統會將臭豆腐平放或疊起放置於盤子上,此次設計呈現出獨特的擺盤方式,將臭豆腐以45度角的方式整齊排列,結合台灣獨特的窗花圖案作為外觀花紋設計,帶給饕客全新的感受。
熱門小吃容器:刈包
《WHO咬豬》
設計團隊透過巧思設計的「WHO咬豬」,以刈包別名虎咬豬為創意發想,於白盤中加入趣味的老虎、棕熊與鱷魚彩繪,待放上刈包後即可呈現出一個饒富趣味性的作品。
熱門小吃容器:肉圓
《金圓寶》
「金圓寶」以象徵榮華富貴的金元寶為設計概念,傳達圓滿、福氣的意象,尤其當楔型的容器盛裝進圓形的肉圓後,整體即呈現出一個立體元寶的趣味造型,非常吸睛。
熱門小吃容器:炒米粉
《喀擦!米粉頭》
以人臉為容器造型,米粉就變成頭髮,形成一個趣味視覺,食用過程也可以讓人將筷子想像為剪刀一樣的將頭髮拉起切斷,湯匙狀的碗設計出斜度,可讓饕客在快吃完的時候將剩下的米粉直接扒進嘴裡。
熱門小吃容器:大腸麵線
《原味》
直接以原煮麵線大鍋子縮小比例設計出餐碗組,可讓饕客吃出原汁原味的大腸麵線。鍋子分成碗和上蓋,下半部的碗盛裝麵線讓饕客先吃原味,之後可再任意加入上蓋盛裝的大腸和符合口味喜好的香菜量提香。
熱門小吃容器:豬血糕
《步不糕身》
透過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團隊的巧思,將英國人視為最恐怖的食物-豬血糕包裝出新吃法。將豬血糕以此容器盛裝後,食用者即可一格一格提起豬血糕,不但更加方便食用,且具備完全不沾手的便利性。
熱門小吃容器:肉粽
《放粽》
端上桌的粽子往往都已被解開粽葉與粽繩,但藉由粽子被綑綁時的型態作為盤子的曲線設計,並在盤面裝飾象徵性的繩紋,即便是不認識粽子的外國饕客,也可在享用的同時認識粽子原來的樣貌。
熱門小吃容器:芒果冰
《涼涼》
剉冰總是堆疊的又高又尖,就像座山一樣,創作團隊藉此發揮,以將剉冰堆砌成山的造型而設計出創意冰模。想到山,又一定會聯想到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所以結合兩者巧思,即可成為台灣獨特的芒果冰。
看完以上精選10個趣味度十足的小吃容器設計作品,頭家們是否也開始在腦海中充滿各種想像,想為自家產品找個話題十足的包裝搶攻市場?網路世代,打卡就是力量,快快為現有的小吃容器變身,搶得創意行銷的先機吧!
優秀設計團隊
《原‧生》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陳盈蓉
《蚵聞者》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朱芳瑩/劉靜文/韓靚怡/邱靖雯
《窗盤》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吳昀蒨/張紋鳳/陳依萱
《WHO咬豬》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張天馨
《金圓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王劭萱
《喀擦!米粉頭》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劉庭瑄/謝翔沄
《原味》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侯淨瀛
《步不糕身》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王俊皓/蘇荷勛/蔡偉騰
《放粽》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吳佩諭
《涼涼》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王郁雯/曾子芸
(以上圖文提供 / 交通部觀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