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點 (集點拿獎)

食品添加物的目的,是為了食品的安全性、品質的一致性,以及考量消費者使用習慣而添加。隨現代人生活品質提升,對「吃」的定義不再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是更高層次的追求,希望為食物的色、香、味、形,帶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創新及便利性,「食品添加物」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添加物的定義為:

為食品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強化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加入、接觸於食品之單方或複方物質。

食品添加物之目的大致可分為4種:

而食品添加物依照組成方式可以細分為:

  • 單方食品添加物:只有1種功能並正面列表於「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的單一食品添加物,例如: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多用在食品加工、飲料的調色上。
  • 複方食品添加物:由單方食品添加物混合其他單方食品添加物或輔料(非食品添加物之食品原料)組合而成。例如:起雲劑由阿拉伯膠、乳化劑、葵花油、棕櫚油等多種食品添加物及食品原料混合製成,功能為增加飲料濁度、穩定飲料體系。

另外關於食品添加物的使用範圍、種類又有哪些呢?根據食藥署所訂定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將食品添加物嚴格規範為18種類別,我們可以依照先前所提到的目的作為第1步的分類與比較,如下圖所示:

各國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原則,多來自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長期關注國內食品安全議題的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秘書長張月櫻表示,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地理環境、天氣氣候,甚至政治因素或人種間的差異,各國間的法規會有些微不同,管理原則均以以下4點為大方向:

大廚們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食品添加物標示及名稱,該如何判斷是否為合法的呢?若對添加物有疑慮時,可以至食藥署建置的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查詢相關法規,您即可知道該添加物是否為合法使用,更能保障食客吃的安心。張月櫻秘書長強調:廠商及餐廳業者做好完整的食品資訊揭露,其實是更重要的事情!

國內知名營養師林世航強調:在「量」的攝取上,才是國人對於食品添加物的最大迷思。站在科學的立場,任何物質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一種狀態的平衡;而關於攝取食品添加物對人體的影響,而在於是否有通過毒理試驗、確認其安全性,以及攝取量的多寡。

看完前面的介紹後,我們可以得知:食品添加物只要是合法,並且攝取量在安全劑量之內,對人體是不會有危害的。聰明的大廚們,對食品添加物有正確的認識後,面對百百種的食品標示時,您可以更聰明的挑選產品,也更加心安!

 

【資料來源】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更多關於 食安新知